李国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当前,壮美广西建设开启新征程,广西农业科技事业迈入新时代,为科技特派员大展身手提供了大舞台。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加大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力度,完善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激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每年选派500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到县、乡、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展创新创业,打造一支常年活跃在县乡村的科技服务大军,把论文写在八桂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服务“三农”的重大机制创新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亲切关心指导、总结提升的工作机制创新。作为一项源于基层探索与实践创新的制度安排,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开展。自2012年起,科技特派员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科技特派员工作作出制度安排,科技特派员工作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广西最早于2002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2006年获列入“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项目首批试点省区,2009年开始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健全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多年来,广西科技特派员队伍从无到有,从个别市县、小队伍发展到覆盖全区、大规模团队,2016年至2022年7月,广西累计选聘乡村科技特派员近2.5万人次,科技服务覆盖全区1.1万个村社区的种养基地、农户点,累计开展现场技术服务61.9万天次、开展科技培训205.2万人次。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受基层和群众的欢迎,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金钥匙,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影响深远的实践意义。20多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八桂大地生根发芽,点亮了农村发展的科技之光,架通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延长了现代农业产业链,在助力广西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中结出了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