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融合,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换新颜。资料图片
□河南日报记者孟向东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曾倩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部署。
南阳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更加艰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0年以来,南阳市积极探索、推广运用全域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子,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工作应有效能,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
产业一线聚合力
田园深处党旗红
初冬时节,天气渐寒。位于社旗县李店镇西杨庄附近的福之口蔬菜产业基地却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2000亩供港蔬菜基地里,菜心、芥蓝、迟菜等青翠碧绿,10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采摘、装箱、码放、冷储、外运。
“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既能照顾孙子,又能照顾生病的老伴,俺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59岁的社旗县李店镇王庄村村民朱明丽,嘴上说着话手里一刻也不停歇,“去年一年,光工资收入就有三四万元,俺是越干越有劲儿。”
在社旗县李店镇,像朱明丽这种“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农户不在少数。
近年来,该镇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发展要求,把产业作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气抓好产业发展。2020年6月,镇上成立种植业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把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资源聚集起来,统筹整合,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联合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通过精准联建组织、强化机制保障、有效开展活动,李店镇的蔬菜产业的设施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水平加速提升,党建引领发展作用日益凸显。截至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共建成6个产业基地,3000余人在蔬菜基地就业,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按斤计酬)。如今,在李店镇,蔬菜成了有奔头的产业,菜农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菜园成了村民安居乐业的绿色家园。
无独有偶,作为省乡村振兴示范点,唐河县桐寨铺镇充分运用全域党建工作方法,率先把新庄、李营寨、阚营村、李松庄4个村作为试点,成立艾莲小镇联合党委,使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相互融合。在当地种植艾草、莲藕、华夏神菊的基础上,带动建立了3个艾草加工企业、1个莲藕产品加工企业,带动村民20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村财政、村民“双增收”,夯实了乡村振兴工作基础。